中草药:巴戟天
时间:2023-12-05 来源:中草药知识
药材名称:巴戟天

别名:鸡肠风、鸡眼藤

采收加工:栽种6-7年即可采收。在秋
冬季采挖,挖出后,摘下肉质根,洗去泥沙,在阳光下
晒至五六成干,用水棒轻轻打扁,再晒至全干即成。

药用部位:根

产地:广东、广西等

科:茜草科

原植物:巴戟天

植物情况:藤状灌木

根肉质肥厚,圆柱形,不规则地断续膨大,呈念珠状。茎有细纵条棱,幼时被褐色粗毛。

叶对生;叶柄长4-8mm,有褐色粗毛;叶片长椭圆形,长3-13cm,宽1.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嫩时常带眦色,并有衡疏短粗毛;老时肖滑无毛,下面沿中脉上被短粗毛,叶缘有短睫毛,侧脉6-7对;托叶膜质,鞘状。


花序头状,有花
2-10朵,生于小枝的顶端,罕为腋生,成伞形花序;总花梗长3-10mm,被
污黄色短粗毛;花萼倒圆锥状,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花冠白色,肉质,长可达7mm,花冠管的喉部收缩,内面密生短粗毛,多数3深裂,较少14裂;雄蕊与花裂片同数。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纤细,2深裂,藏于花冠内。

图片

核果近球形,直径6-11mm,熟时红色。小核内有种子4颗,近卵形或倒卵形,背部隆起,侧面平坦,被白短柔毛。花期4-7月,果期。

巴戟天饮片性状:干燥的根呈弯曲扁圆柱形或圆柱形,长度不等,直径约12厘米。表面灰黄色。有粗而不深的纵皱纹及深陷的横纹,甚至皮部断裂而露出木部,形成长约13厘米的节,形如鸡肠,故土名"鸡肠风"。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折断面不平,横切面多裂纹;皮部呈鲜明的淡紫色,木郎黄棕色,皮部宽度为木部的两倍。气无,味甜而略涩。

图片

以条大、肥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

条细瘦、肉薄、色灰者质次。

巴戟天药性:

【本经上品 巴戟天 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藏,补中,增志,益气。】

味辛、甘,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强筋健骨,秘精壮阳。

甘巴戟温补精血,滋益宗筋,治阳痿精滑,鬼交梦泄,驱逐脉风,消除痂癞。

去梗,酒浸,蒸晒。

【产地】产四川者最佳,多山林内,叶经冬不枯,根似联珠,入药。【性味】味辛甘,性微温,无毒。

【主治】巴戟天为补气益精要药,功能祛风除湿,强筋骨,壮元阳,治遗精。【别录】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补五劳,益精,利男子。【甄权】男子夜梦鬼交泄精,强阴,下气,治风癞。【日华】治一切风,疗水胀。【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凡相火炽,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烦燥口渴,大便燥结者均忌,恶雷丸丹参,得覆盆子良。此药治肾亏最佳,故遗精滑精者宜,阳痿者良,有虚火者禁忌。【容川】色紫而根实,能温肝,足厥阴主风,属阴中之阳,药气温者即阴中之阳,故入肝。"

【炮制】 巴戟肉:取净巴戟天,照蒸法(附录Ⅱ 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盐巴戟天: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附录Ⅱ 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制巴戟天: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照煮法(附录Ⅱ)煮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

【性味】 甘,辛,微温。

【归经】 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