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提取物——苦杏仁苷
时间:2022-10-09 来源:
苦杏仁苷简介
苦杏仁甙 ,主要存在于苦杏等壳仁中,又名维生素B17。
“维生素B17“并非B族维生素(因为它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能作为辅酶)。它在化学上是两种糖分子,即苯甲醛(benzaldehyde)和氰化物(cyanide)的化合物,名为苦杏仁苷;
实验表明,苦杏仁苷的化学性质并不活泼,对健康组织影响很少,仅侵犯和破坏癌细胞。苦杏仁苷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氰化物,是人类的代谢产物。
来源
苦杏仁甙由龙胆二糖和苦杏仁睛组成的β-型糖苷,分子式:C20H27NO11,分子量:457.428。
其三水合物为斜方柱状结晶,熔点200℃,无水物熔点约有20℃,[α]:20D-42℃。1g可溶于12mlH2O,900ml乙醇及11ml乙醇,易溶于沸水。
苦杏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约3%,是甜杏仁高20~30倍,其中,皮尖部含量略高,皮中不含苦杏仁甙。生杏仁含HCN0.179%,煎煮损耗98%的氢氰酸(HCN,H-C≡N),炒制损耗3-7%的HCN。
苦杏仁中蛋白质包括分解苦杏仁甙的酶,需要在制备过程中使其失去活性。
苦杏仁中含脂肪酸50%,为高级润滑油,可食用,主要是亚油酸(占27%)、油酸(67%)、棕榈酸(5.2%),具有驱虫、杀菌、润肠和软化皮肤角质层等作用,但制备苦杏仁甙时需要除去,出油率为44%。
作用
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血糖升高,作用强度与血液中苦杏仁苷浓度有关。
苦杏仁苷还具有抗凝血作用。
苦杏仁苷在最佳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内能提高人肾成纤维细胞(KFB)分泌的I型胶原酶活性的作用, 抑制人肾KFB增值和I型胶原的表达,促使人肾KFB凋亡。苦杏仁苷与冬虫夏草联合作用与体外原代单层培养得大鼠纤维肝肝细胞,用ELISA方法监测表明苦杏仁苷与冬虫夏草具有明显提高大鼠纤维肝肝细胞合成分泌白蛋白的作用. 以99Mtc-植酸钠注入小鼠或肝组织印片Ag-NOR法观察苦杏仁苷对小鼠肝细胞吞噬功能或rDNA活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杏仁苷对其吞噬功能及rDNA的活化均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联系方式:杨经理:18092298591 刘经理:1809292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