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提取物
时间:2021-04-02 来源:

药材名称:黄芪、 蒙古黄芪


别名:红蓝芪、白皮芪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药用部位:根

产地:内蒙,东北

科:豆科

原植物:蒙古黄芪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0.5~1.5米。根直而长,圆柱形,稍带木质,长20~50厘米,具分枝,茎直立,被长柔毛。

托叶呈三角状卵形,小叶较多,25~37片,小叶片短小而宽,呈椭圆

总花梗较叶长,花多数,花梗与花萼有黑色短毛,花冠黄色,长2厘米。花期6~7月

 

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形,有显著网纹,无毛,下垂。果期7~9月图片

黄芪 蒙古黄芪饮片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优等品越粗越甜越好,黄芪不论哪一种类别,均以条粗而不空心,皮细质绵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金盏银盘”明显而不纤维性强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的为好

黄芪 蒙古黄芪药性:

【本经上品 黄芪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 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戴糁。】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急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

肝脾左旋,癸水温升而化血;肺胃右转 ,丁火清降而化气。血司于肝,其在经络则曰营;气司于肺,其在经络则曰卫。营行脉中,为卫之根;卫行脉外,为营之叶。营卫周行,一日五十度,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营卫者,气血之精华者也。""二十二难"":脉有是动、有所生病,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气先病也;血滞而不濡者,血后病也。血阴而气阳,阴静而阳动,阴则内守,阳则外散;静则不辟,动则不阖。而卫反降敛,以其清凉而含阴魄;营反温升,以其温暖而抱阳魂也。卫本动也,有阴以阖之,则动者化而为降敛;营本静也,有阳以辟之,则静者变而为升发。然则血之温暖,气煦之也,营之流动,卫运之也,是以气有所动,则血病生焉。气冷而后血寒,卫梗而后营瘀,欲调血病,必益血中之温气,欲调营病,必理营外之卫阳。卫气者,逆则不敛,陷则不发,郁则不运,阻则不通,是营血受病之原也。

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逆者敛之,陷者发之,郁者运之,阻者通之,是燮理卫气之要药,亦即调和营血之上品。辅以姜、桂、芍药之类,奏功甚捷,余药不及也。

五行之气,凉则收而寒则藏,气之清凉而收敛者,秉金气也。黄芪入肺胃而益卫气,佐以辛温则能发,辅以酸凉则善敛,故能发表而出汗,亦能敛表而止汗。小儿痘病,卫为营闭,不得外泄,卫旺则发,卫衰则陷,陷而不发者,最宜参芪,助卫阳以发之。凡一切疮疡,总忌内陷,悉宜黄芪。

蜜炙用。生用微凉,清表敛汗宜之。

【炮制】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蜜黄芪: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